“我与当地陶瓷企业合作已有4年多,趁着这次机会和他们面对面沟通,挑选更多具有特色的陶瓷产品,签订合作订单。”5月22日,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Nasser在应县木塔·朔州第五届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上,寻觅合作新机遇。
当日,应县木塔·朔州第五届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脚下开幕。来自中国各地的近百家陶瓷企业,及400余名中外客商将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进行陶瓷展销、投资洽谈、项目签约等活动。
开幕式现场。 武俊杰 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表示,陶瓷行业是中国轻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各类陶瓷产品主要生产国、供应国和消费国。2022年,全国3288家规上陶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6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北方日用瓷都”,朔州现有全链条陶瓷企业108家、生产线150多条,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达40多亿件,基本形成涵盖日用瓷、建筑瓷、工艺瓷、工业瓷的多元陶瓷产品结构,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Nasser参加交易会。 向上 摄
Nasser与应县的一家陶瓷企业达成长期合作,该企业研发的异形瓷产品以其新颖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深受国际客商青睐。其相关负责人黄七顺介绍,企业98%的陶瓷产品都是出口,销往位于中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今年国外订单量激增,单子已经排到了8月。”
韩国客商朴烓铸看好朔州陶瓷产业。其间,他与朔州市陶瓷出口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过去,‘朔州陶瓷’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中共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表示,如今,“朔州陶瓷”通过中欧、中亚班列重新走上“一带一路”,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400余名中外客商在交易会上寻觅合作新机遇。 武俊杰 摄
作为朔州市唯一没有煤炭资源的县,应县瞄准陶瓷产业谋发展。应县陶瓷始于辽宋,兴于明清,曾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文明——“黄花岭古窑”。近年来,围绕打造“全国陶瓷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该县不断进行陶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鼓励和引导陶瓷企业加强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陶瓷产品阔步迈上“国际舞台”。
应县县委书记王鑫说,“应县陶瓷”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更是凸显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据悉,交易会期间,还将举办陶瓷产业高峰论坛、“芪茶会友、共话合作”商务对接活动、朔州市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扩大国际贸易对话会等活动,促进朔州陶瓷产业国际化品牌化发展,提升朔州陶瓷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推动朔州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