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2月24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3日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24日出版的香港报章对此高度关注,纷纷发表社评、社论或时评文章,对该份预算案表示肯定,并认为预算案有助于抗疫情、稳经济,展现了特区政府对市民生命安全和未来负责的担当。
香港《文汇报》社评认为,新预算案以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落墨点,着力为市民和企业纾困,表现出“灵活应变、抗击疫情、纾解民困、投资未来”的积极取态。预算案为特区政府履行抗疫主体责任提供充足财政资源,同时推出多项一次性纾困惠民措施,包括再派电子消费券,并将金额倍增至1万元(港元,下同)等,相信有助市民“稍稍喘气”,渡过最难关头。
香港《大公报》社评认为,预算案在聚焦纾困和抗疫的同时,也为疫后经济恢复注入动力。这是一份关顾民生、发展经济,立足当下、兼顾长远的“答卷”,体现了应有承担和为民情怀,为香港未来注入动力,提振了市民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的信心。
该社评还提及,预算案最大的惠民之举,莫过于推出1万元的电子消费券。消费券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为民纾困,又能刺激市道和推动电子支付,促进疫后经济增长,将形成良性循环。预算案一方面大力纾困及抗疫,另一方面着眼未来,大手笔投资教育及创科事业,是抓紧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香港带来科创黄金机遇的必要之举,体现了特区政府的长远眼光。此外,预算案还拨款50亿元成立“大湾区投资基金”,聚焦于大湾区投资机会,有助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并从中得益。
《香港商报》在头版发表时评指出,新一份预算案的逆周期措施总额逾1700亿元,有助于保民生和保存经济元气。预算案同时还加大配置资源,推动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计划,以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香港长远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整体来看,该份预算案务实为民,措施有力,眼光长远,脚踏实地,短、中、长目标俱重,很好地兼顾了抗疫和发展。
《星岛日报》社论认为,新预算案大手笔推出一连串的逆周期措施,又预留大笔款项作未来投资,着力推动创科和数码化经济发展。市民期望有关措施能够有助大家挺过当前最艰难时刻,为下行经济提供支撑,而投资未来的措施又能助力经济转型,让香港在疫后迅速复元并再攀高峰。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指出,新预算案推出一次过的纾困措施,其中消费券倍增至1万元,另外又放宽按揭保险协助自住换楼等,在疫情下为市民带来惊喜。
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发表社论认为,总体而言,新预算案努力帮助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人们解困,同时又为疫后的经济复苏作出必要准备,相信有助香港在疫情危机中站稳脚跟。(完)
中国“坦克两项”参赛队顺利完成首赛
当地时间8月14日,“国际军事比赛-2022”“坦克两项”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阿拉比诺靶场展开激烈角逐。在单车赛第三组第一场比赛中,编号336的我军96B坦克亮相赛场。 ...(6593)人阅读时间:2022-08-15奏响内地与香港共奋进的铿锵旋律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推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日前圆满收官。这档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港澳台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指导制作的音乐综艺节目,不仅唤起观众的“回忆...(4575)人阅读时间:2022-08-06李家超:香港必须发挥好独特地位和优势
中新社香港7月20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日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必须坚持和发挥好这些独特地位和优势。 第32届香...(5631)人阅读时间:2022-07-21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在厦门开展
中新网厦门7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长期的交往融合留下深刻的共同记忆。9日,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重要项目之一的“共同家园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r...(4611)人阅读时间:2022-07-11香港特区政府举办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文艺晚会
中新社香港7月1日电 (记者 韩星童)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7月1日晚8时以录播形式播出。 文艺晚会原定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但由于香港天文台于晚上7时...(4443)人阅读时间: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