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男一号原型:我们当时要比电视剧里更苦

时间:2021-02-03 15:00:37来源: 德国新闻网

  记者张亮

  “演得很真,不过我们当时要比电视剧里更苦。”近日,在银川市闽宁镇,《山海情》男一号马得福的原型人物谢兴昌跟记者聊起了这部热播电视剧,以及自己当年的移民奋斗史。他说,移民第一天,他们就遭遇沙尘暴,行李被吹得只剩下“怀里抱着一个锅,脚下踩着一床被”。

 

 

  谢兴昌还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他和饰演马得福的演员黄轩的合影。23集电视剧《山海情》播完,黄轩饰演的马得福凭着自身奋斗历程,圈粉无数。而在现实中,谢兴昌的经历更加曲折艰辛。如今已经66岁的他,刚刚卸任村支书。但他23年来的移民奋斗史,将随着一帧帧电视画面被永远铭记。

  一次偶然的广播,彻底改变了命运

  谢兴昌的老家在西海固大山深处的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这里是“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核心区。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的老百姓仍要年年靠着政府的救济粮才能不饿肚子。谢兴昌上过两年卫校,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和见过世面的人。1997年,已经当了13年村支书的谢兴昌偶然从广播里听到一条消息,彻底改变了他和村民的命运。

  “我从广播里听说自治区在南部山区实施的吊庄移民成效不错,很多西海固老百姓搬出去后,日子都过得更好了。”受够了没有任何希望的穷日子的谢兴昌,兴奋地跑到西吉县政府打听移民的事。

  在宁夏,把贫困地区群众整体跨区域搬迁称之为“吊庄移民”,有将村庄直接“吊”过来的意味。彼时,距离1983年宁夏启动吊庄移民工程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在宁夏北部的银川平原,沿着黄河分布着20多个大大小小的吊庄移民基地。谢兴昌从县政府那里打听到这些移民点的具体位置后,带着5名村民立即北上考察,希望能帮全村人找个移民落脚点。

  1997年7月,谢兴昌一行人辗转银川镇北堡、石嘴山隆湖、吴忠红寺堡等多个移民安置点,最后来到当时还称为玉泉营开发区的银川市闽宁镇。

  玉泉营开发区是1991年就开始建设的吊庄移民点,当时自治区政府从玉泉营国有农场划出一片荒地,交给西吉县政府来安置吊庄移民。1996年9月,党中央作出推进东西部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共同推进宁夏扶贫工作。1997年4月,自治区政府根据闽宁第二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作出的决定,又划拨出1.8万亩土地,由闽宁两省区共同建设移民村。

  站在这片刚刚被规划建设移民村的戈壁荒滩上,谢兴昌的心凉了大半截。“我当时跟同行的村民说了四句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谢兴昌说,当时的闽宁村真的是一无所有。

  对移民点倍感失望的谢兴昌,准备带着村民回西吉。玉泉营的一位西吉干部劝他多留几天:“后天有自治区和福建来的领导在这里举行闽宁村的奠基仪式,你们等着看看再走也不迟。”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奠基仪式在这片戈壁荒滩上举行。台下,身材瘦小的谢兴昌内心激动,使劲往前排挤。

  “福建帮我们一起建移民村,不光给资金派干部,还要派技术人员帮移民发展产业。一下子我对这个地方的发展前景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判断。当时就决定哪也不去了,要搬就搬到这里。”谢兴昌说。

  “怀里抱着一个锅,脚下踩着一床被”

  参观完闽宁村奠基仪式,谢兴昌和他的“考察组”决定立即返回西吉老家,动员大家移民。可是这里虽然前景不错,但目前仍然是一片荒凉。谢兴昌知道单凭一张嘴,是没办法说服老家的乡亲们来移民的。正犯难时,谢兴昌路过距离闽宁村只有4公里的国营农场,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让他心生一计。

  “我跑到地里,挑个大、饱满的玉米棒子和高粱穗子,各掰了四个。有了这些庄稼作证,可以回去给乡亲们证明这个地方是能种出粮食的。”谢兴昌说。回到红太村,谢兴昌组织村民开会,拿出从玉泉营带回来的玉米和高粱,并当场和老家种出来的称重对比。经过两次会议动员,终于有13户人家答应和谢兴昌移民。

  1997年8月12日,谢兴昌骑着三轮摩托车带着村民出发去往闽宁村,400公里的路整整开了12个小时。当天晚上,谢兴昌和村民们就在戈壁滩铺上铺盖席地而睡。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分头拉砖、买木材开始建房。谢兴昌把媳妇留下来扎帐篷、做饭。

  “傍晚我们干完活刚刚回到帐篷准备吃饭,遮天蔽日的沙尘暴说来就来。男的在外面拽着帐篷绳子,女的留在帐篷里看好铺盖和行李。结果大风一来,人根本挡不住,帐篷一下子就被吹走。等沙尘暴过去,村民们带来的家当几乎全被吹跑了,我媳妇怀里抱着一个锅,脚下踩着一床被,这就是剩下的全部家当。”第一次遭遇沙尘暴的场景,谢兴昌至今仍历历在目。

  经历了这次沙尘暴,跟着谢兴昌移民的村民不干了,吵着嚷着说被骗了,要回西吉老家。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谢兴昌骑着三轮车带着他们到附近的国营农场看庄稼、看葡萄园。“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把他们留住。”谢兴昌说。

  后来,谢兴昌发明了“地窝子”。他找来玉泉营开发区的挖掘机,在地上挖了十几个地窝子,用木梁和油毡、塑料布作顶遮阳挡雨。刮风时住地窝子,不刮风就住帐篷。

  1997年冬天,第一批闽宁村移民的房子基本都盖好了,谢兴昌才和大家一起搬进土坯房里生活,正式安了家。

  “万万没想到,能发展得这么好”

  搬迁后的第一个春节,陆续搬来的村民因冬天无事,都回老家过年了。“除夕夜,村子只住了3户人,没有电。我们一家7口人在自建的一间土坯房里,点着蜡烛吃洋芋面,哄好哭闹着要回老家的孩子们,我和老伴儿坐在荒滩上开始数不远处驶过的火车。”谢兴昌说。

  没有个像样的产业做支撑,移民安心留下来发展的难度很大。作为动员村民移民搬迁的发起人,又是移民村的村支书,谢兴昌自然承担起给移民找出路的责任。当时的闽宁村连个卫生所都没有,移民初来乍到经常水土不服。卫校毕业的谢兴昌从信用社贷款开了一家小诊所,一边给村民看病,安抚他们漂浮不定的心,一边四处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

  恰在此时,在国家闽宁扶贫协作方针指导下,来自福建的专家和干部来到闽宁村帮助当地百姓发展双孢菇种植。跟《山海情》中的情节一样,双孢菇一开始量少价高,给最初种菇的村民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可是随着种菇的人越来越多,双孢菇从最高卖到两块多一斤到最后几毛钱都没人要。谢兴昌敏锐地总结教训,产业一定要多元,才能避免同质竞争。

  “种菇赚钱,但不能一哄而上。1999年,我从宁夏农科院的同学那里要来了一些枸杞苗,开始在自家地里种枸杞。后来又去玉泉营农场买来葡萄苗,种了一亩葡萄。”谢兴昌吸取双孢菇产业的教训,开始自己探索闽宁村产业的多元发展。

  谢兴昌的一亩枸杞地,第三年的收入就超过了5000元,村里不少种蘑菇亏了钱的村民拆了蘑菇棚,跟着谢兴昌种枸杞。就这样,枸杞、菌菇、肉牛、酿酒葡萄、光伏大棚,闽宁村的产业在闽宁协作的推动下,在移民群众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成熟。

  卸任村支书一职后,谢兴昌除了带孙辈,就是在闽宁镇镇史馆当义务讲解员。他经常对前来参观的观众说一句话,“我当年带着乡亲们来这戈壁滩安家创业,心里有个基本判断是这里发展的前景肯定会好,但是万万没想到,能发展得这么好。”